
文章分類:行業(yè)資訊 發(fā)布時間:2017-01-02 09:11:02 原文作者:admin 閱讀1072
馬云演講精選
電商會消亡
未來30年一定不會只是“互聯網公司”的天下。未來30年是“用好互聯網技術”的公司,是“用好互聯網技術”的國家的天下,是“用好互聯網技術”的年輕人的天下。我們必須讓互聯網技術、互聯網資源能夠普惠化,才能成為造福人類的巨大的福祉。所以未來互聯網沒有邊界,就像電沒有邊界一樣。你不能說這個行業(yè)可以用電,那個行業(yè)不能用電。今天沒有人會拒絕用電,未來沒有人會拒絕互聯網。沒有一個人可以離開網絡而存在。沖擊傳統(tǒng)商業(yè)的不是電子商務。電子商務只是把握了互聯網的技術、互聯網的思想,知道未來的經濟將完全基于互聯網,創(chuàng)造出一套適應未來商業(yè)的商業(yè)模式而已。未來30年互聯網將會沖擊很多行業(yè),很多就業(yè)會失去。過去20年,機器變成人,人變成機器。未來的教育不僅僅傳授知識,更注重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培養(yǎng)。
前不久我說過,電商未來會消失。過去電商從無到有,未來會再從有到無;互聯網也會經歷一個從無到有,再到無的過程。所以,我們今天的會議是為了未來30年,我們的目標是為未來30年,30歲以下的年輕人,30人以下的小企業(yè)。
“紅旗法案”的教訓
電是歐洲發(fā)明的,但是真正的成功卻不在歐洲,而是美國抓住了機遇普及應用,成為能源時代的強國。汽車發(fā)明以后,英國通過了一個紅旗法案,規(guī)定一輛汽車要有三個人開,其中一個人步行在車前,舉著紅旗,汽車不能跑到紅旗前面。因為沒有看清未來,英國汽車行業(yè)的研發(fā)陷入停滯,英國沒有抓住這個機遇。這樣的紅旗法案今天在全世界各國依然存在。過去是知識驅動,未來是智慧驅動;過去把人變機器,未來把機器變人。過去是以制造為中心,未來就是以創(chuàng)造為中心。以制造為中心的時候,需要能源、電、石油,把一切非標準的變成標準,而未來以創(chuàng)造為中心時,需要的是數據、智商、情商,把一切標準變成非標準,變成個性化。
只要你對未來有想象,我相信誰都有機會!
李彥宏演講精選
移動互聯網的時代結束了 人工智能的時代來了。我說這個話不是說以后大家不會用手機來上網了,而是說如果今天一個公司還沒有成立、或者說沒有做大的話,靠移動互聯網的風口已經沒有可能再出現獨角獸了。因為市場已經進入了一個相對平穩(wěn)的發(fā)展階段,互聯網人口滲透率已經超過了50%。像百度成立的時候不到1000萬的中國網民,今天是7億多的中國網民,我們很幸運從極少的網民人數一直跟著中國的互聯網市場成長到現在一個比較大的體量,但是未來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那么未來的機會在哪里呢?我認為,是在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其實也是從今年開始變得很火,每個人都非常關注。但是它會給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行業(yè)、每一個國家?guī)硎裁礃拥淖兓?其實我覺得很多人還沒有完全想清楚,但是每每當我想到這些可能性的時候,我都覺得非常興奮。比如說今天在烏鎮(zhèn)景區(qū)外面就有百度的無人車,有好多輛無人車可以讓大家來乘坐、試乘。一年前,我們還只能是把它擺在展廳里、讓大家看靜止的,而今天大家可以在公開的道路上來體驗無人駕駛的樂趣。
再比如說自動翻譯。今天的百度翻譯已經可以支持20多種語言、700多種方向的相互翻譯。未來的若干年,我們很容易想象語言的障礙會完全被打破,現在做同聲翻譯的人可能將來就沒有工作了。
這樣的可能性還有很多,再比如說物聯網。物聯網在很多年前就被炒得很熱,但是到現在一直沒有起來,真正起來的時候我認為已經為時不遠了。以后不管是你家里的電視、冰箱也好,還是現在坐的椅子、用的桌子也好,都可以用自然語言跟它進行對話,這樣的一天我覺得也為時不遠了。
這是列舉的幾個to C的例子,其實to B中有更多的可能性。比如說我們現在可以用人工智能的方法幫助醫(yī)生去診斷各種各樣的病人,有些病是非常罕見的,或者是同樣的癥狀下有十萬分之一的概率是某一種病,這種情況下人類的醫(yī)生不一定比電腦想得更全面;再比如說物流系統(tǒng),目前中國路上跑的大卡車有40%是空駛的,這樣的效率怎么能夠提升?其實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的幫助;再比如說我們每一個公司可能都有的客服,每天都在重復回答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也可以用人工智能的方式、用實時地語音識別來識別客戶問的問題,并且實時地提示這些客服最優(yōu)秀的客服人員、最優(yōu)秀的銷售人員是怎么回答這些問題的。
所以每每想起來這些可能性,無論是to C的可能性還是to B的可能性,我都覺得很興奮。不僅僅是我個人,我覺得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你們所處的每一個行業(yè)、你們所在的每一個國家,會因為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而發(fā)生巨大的改變,我們需要重新想象每一件事情、每一個行業(yè)、每一個市場。
楊元慶演講精選
互聯網形態(tài)的新變化將更加深刻地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和商業(yè)模式,從而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和經濟運行的效率。
智能互聯網將讓人們能夠大膽構想和實現那些過去不敢想象的生活場景。智能設備從電腦、手機等有限的種類變得無處不在,源源不斷的數據從終端匯聚到云端,而具備自我學習能力的人工智能,通過不斷讀取、分析這些數據變得越來越聰明。每一臺終端又從云端汲取智慧,更能理解人們的需求,能用自然語言與人們交流。我們家里的電器、辦公室設備、出行的汽車,都不再是被動聽從指令進行運算的機器,而會貼心地替你著想,主動為你服務。甚至人們居住的房屋,生活的城市也會越來越智能,越來越能動。比如窗子會根據室外的氣候、市內的溫度、采光等進行自我調節(jié),城市的交通管理系統(tǒng)可能會連接汽車的導航駕駛系統(tǒng),從而大大減少擁堵。
在智能互聯網時代,“制造”也會向“智造”升級。就像蒸汽機之于第一次工業(yè)革命,電力之于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一樣,以智能互聯網等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正在引發(fā)新的工業(yè)革命。傳統(tǒng)的B2B、B2C將向C2M,也就是用戶到廠商的模式演化,這意味著根據客戶需求的定制化生產會日益普遍。在智能互聯網的推動下,工廠會從數字化、自動化進一步向智能化邁進,這不僅意味著車間里有了更多的機器人,而是產品從研發(fā)、生產、銷售、服務的全生命周期都被智能網絡串聯起來,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更精準地進行設計開發(fā),組織生產,提供服務。
智能互聯網會催生更多新的商業(yè)模式,不斷提升資源的配置效率。隨著智能互聯網的發(fā)展,市場對資源的配置將更加高效,各種各樣的資源,無論是閑置的汽車、房屋、機床,甚至勞動力……都能被更精準地與需求連接起來。人們常說,市場經濟是一只“看不見的手”在自發(fā)調配著市場,我們相信“看不見的手”在“云大腦”的支持下,將會變得更加聰明。
面對智能互聯網帶來機遇與挑戰(zhàn),企業(yè)都在進行調整和創(chuàng)新,有兩個趨勢非常明顯:
一是 “服務化”的趨勢,各廠家都在整合設備、云和服務,開展集成式的服務創(chuàng)新。
在智能互聯網時代,客戶選擇一款產品,不僅是看產品本身,更是看產品所連接的服務,沒有內容和服務的話,設備就是蒼白的。
用戶購買亞馬遜的Echo,并不是為了買音箱,而是為了享受對話式的電子商務服務;買谷歌的Nest,不是為了買溫度計,而是為了享受家庭環(huán)境的管理服務;買喜馬拉雅的車載設備,不是為了多個播放器,而是為了聽它的有聲書刊。
智能設備多了,它們之間的互聯互通、協同應用就變得越來越迫切,越來越重要,這就帶來了第二個趨勢,就是要求產業(yè)里面能夠制定出公開的協議、規(guī)范、標準,進行開放式的創(chuàng)新。
今天,基于互聯網的應用和服務越來越豐富,大家當然都希望,所有自己喜歡的應用和服務都能夠被集成到同一個設備上去,而且能隨身帶著,那其實就是我們的手機。但是,這樣的愿望實現起來并不太現實。要把越來越多的功能、越來越高的性能、越來越豐富的應用都裝入手機,讓它既是Hi-Fi音響,又是單反相機,并且能超長待機,還要輕薄美觀,那是不可能的,甚至危險的。
而聯想剛剛推出的MotoZ,針對用戶這樣的需求,換了個思路拿出了解決方案,那就是把手機變成硬件的開放平臺,通過統(tǒng)一的標準,讓它能夠連接更多的硬件設備,而這些硬件設備又可以連接到更多的云服務。今天它已經可以連上JBL音箱,變成隨身的具有很好音效的設備,連上哈蘇模塊,變成單反相機。同樣的,明天,當它連上一個智能音響的模塊,就能實現像亞馬遜的Echo一樣,通過語音交互的電子商務;而一旦連接上一個健康模塊,就能把人的健康狀況與醫(yī)院連接到一起。
所以我相信,集成式的服務創(chuàng)新和開放式的技術創(chuàng)新,這是互聯網兩個大的發(fā)展趨勢,把握住它們,就可以在智能互聯網時代繼續(xù)領航前行。謝謝大家!
雷軍接受媒體采訪的看法
小米的使命——小米要做感動人心的產品。過去幾年整個行業(yè)都在談消費升級,但消費升級升級的不是價錢,更重要的品質。過去五年小米深刻地影響了整個行業(yè),國產手機在小米的帶動下已經全面起飛,所以不能以價格的高低來判斷產品好壞。
消費者買的是產品,如果產品沒有足夠的技術創(chuàng)新消費者不會購買,其次還要有商業(yè)創(chuàng)新,只有這兩項都具備,才會異軍突起。在過去幾年,小米的方向非常清晰,就是如何在在整個互聯網領域里尋求突破,到這個階段大家的精力在考慮人工智能對手機行業(yè)的影響,幫助手機做到何種程度。
今天人工智能在各個領域都在創(chuàng)新,出現引爆中國市場的產品還需要一兩年,但不遠了。現在各方面的產品層出不窮,今天大家都在探索人工智能應用在哪些領域。未來十年還會迎來互聯網新一輪的爆發(fā)點。
六年前我創(chuàng)辦小米時可以看到最大的問題是,許多事情中國一批優(yōu)秀的創(chuàng)業(yè)者都能做到,但是中國的現狀讓他們做不了,因為效率很低,每個環(huán)節(jié)都不賺錢。之前參加一個企業(yè)家聚會,他們也批評小米手機賣的價格太低,他們認為3倍的價格是合理的,也就是成本2000塊錢應該賣6000。為什么說過10年、20年才能意識到我們的價值?走高端和高品質的路線是兩回事,無印良品在日本價格并不是很高,它當年就是為了證明高品質和高價格不是劃等號的。
高品質第一點是感動人心的產品,第二點是成本定價,在小米,一部賣3999的手機大家都批評太便宜,一部賣9999的電視也覺得便宜,這種便宜是在同等品質上的便宜,整個小米產業(yè)模式的核心,后面我們找到了一個接近的名稱——科技界的無印良品。
周鴻祎演講精選
360在自動駕駛領域保持探索和跟蹤,作為安全公司,360更關注如何保證自動駕駛汽車不被劫持。我們認為,孤立的去搞人工智能技術是沒有意義的,當今的人工智能主要是機器學習,不是真正意義的人工智能。